歡迎光臨時代藍圖文旅
美國是森林旅游起步較早的國家,20世紀50年代末,森林旅游在美國就已經有了相當規模,至1990年,到美國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旅游的多達11.7億人次,平均4.7人次/年。新西蘭1919年開始倡導森林旅游,至今已有近90年歷史。瑞典不僅是先進的工業國,也是世界聞名的“森林之國”,全國土地面積中森林覆蓋率高達60%,共有20處國家公園、700多個森林旅游協會,至少有一半的瑞典居民每兩周進行一次森林旅游活動。日本森林面積2400萬hm2以上,全國森林覆蓋率達64%,截至2004年4月,日本選定的游憩林已有1254處,每年開展森林旅游活動約有8億人次。森林以其優美的景觀、優越的環境、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及其獨特的康體保健功能吸引著眾多旅游者,森林旅游也受到了各國政府的支持。
我國森林旅游起步于1982年,經過20余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一項新興產業,并成為生態旅游的龍頭。據有關統計,至2007年底全國已建立各級森林公園2151處,總面積達1513.42萬hm2,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總數達660處,面積1124萬hm2,成為世界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國家。張家界、青城山、黃龍、泰山、武夷山、廬山6處國家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遺產,另有26處自然保護區加入了“國際生物圈保護區網”,30處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森林旅游發展方興未艾。
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簡稱黃石公園。是世界第一座國家森林公園,成立于1872年,1978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黃石公園位于美國中西部懷俄明州的西北角,向西北方向延伸到愛達荷州和蒙大拿州,面積達7988km2。
黃石公園的旅游項目針對不同旅游者設計,類型多樣,采用不同的分類方法可以由以下幾種:
根據活動組織者的不同,黃石公園內的旅游活動項目可分為具有官方性質的活動;由公園守護者組織的活動;由特許經營者組織的活動;自助旅行等。根據在公園內旅行所采用的交通方式的不同,可分為:乘坐公園大巴旅行;自駕車游覽;騎自行車旅行;騎馬;劃船;冬季雪上項目;徒步旅行等。根據地質特征和生態景觀的不同,可分為:溫泉旅游;峽谷瀑布旅游區;黃石湖區旅游;間歇噴泉區(包括間歇噴泉、溫泉、熱水潭、泥地和噴氣孔)旅游等。根據旅游活動的內容不同,可分為:參觀景點;講解和討論;觀賞野生動物;參與帶有學術性質的旅游活動;探險;野營和篝火;垂釣;柯達攝影展示以及其它旅游活動等。
黃石公園在保護措施上,首先爭取了政府管理部門的支持,經營管理者則調動所有的雇員參與對游客的教育活動,內容涉及到旅游活動時的資源保護及修復。同時,為了加強經營管理和資源保護方面的聯系,黃石公園除了資源方面的專家負責監督公園的自然和文化方面的資源狀況、以及確定需要采取什么措施去保護或修復它們,還有十余名全職的資源運營協調員與雇員被安排在資源運營和保護部工作。
黃石公園在兼顧生態保護與公園開發做的是非常突出的,這與他們調動政府部門、經營管理人員、服務人員、社會公眾及游客參與其中重要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系1982年9月被批準為我國第一個國家森林公園,1992年,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公園林場土地面積4810hm2,林業用地面積4005.7hm2,森林覆蓋率達93.8%,核心景區覆蓋率達98%,是全國重點林場之一。公園內的野生動植物資源相當豐富,有木本植物2000多種,鳥類40種、獸類28種,昆蟲200余種,其中屬于國家一、二級保護的動植物40余種。成片的原始次生林中,保存有如珙桐、銀杏、紅豆杉、鵝掌楸等古老珍貴樹種;石峰溪谷間,生活著有如靈貓、娃娃魚、紅腹角雉等珍禽異獸,被譽為“天然的物種基因庫”、“綠色寶庫”、“自然博物館”。自然景觀種類豐富,2010熱映3D電影《阿凡達》“哈里路亞山”原景為張家界森林公園“南天一柱”,使這里更加揚名世界。
張家界森林旅游開發以后,為避免森林旅游開發造成對森林資源及生態環境的破壞,從2004年開始,公園每年拿出80萬元的資金用于退耕還林補償,新增林地9.5hm2。公園遵循生態優先、確保重點的原則,對全園的生態區域進行了部分調整,經上級主管部門許可,與2004年將全部林地列入到國家重點生態公益林。
同時,張家界森林公園還重視生態文化建設,2002年底,中宣部、國家教育部、科技部、國家科協等四部委聯合授予公園“全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原有的地質館、動物館、植物館以及公園沙盤模型作進一步完善,寓教于樂、寓教于游的游人中心吸引著海內外游客。
綜合上述成功全域旅游視角下森林旅游開發經驗,有四個顯著特征:
國內森林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通常有以下幾類:
第一類是觀光游憩產品,這也是數量最多的森林旅游產品,幾乎所有森林旅游區內都策劃有觀光游憩產品;
第二類是療養度假產品模式,其具體形式有森林浴、泥浴、花浴、康健步道足療等;
第三類是素質拓展運動類產品的開發,主要有森林探險、野營、狩獵等;
第四類是以修學科普產品開發,包括教育實習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
表3-1:全域旅游視角下森林旅游產品消費層次與適游季節
項目 |
消費層次 |
適游季節 |
||||
中高端 |
大眾 |
春 |
夏 |
秋 |
冬 |
|
1.觀光游憩 |
+ |
+ |
+ |
+ |
+ |
+ |
2.科普修學 |
+ |
+ |
+ |
+ |
+ |
+ |
3.度假養生 |
+ |
— |
— |
+ |
+ |
— |
4.素質拓展 |
— |
+ |
+ |
+ |
+ |
+ |
5.游樂體驗 |
— |
+ |
+ |
+ |
+ |
+ |
6.文化展示 |
+ |
+ |
+ |
+ |
+ |
+ |
注:+表示比較適合,—表示一般適合
表3-2:全域旅游視角下森林旅游產品及對應細分市場
項目 |
學生市場 |
白領市場 |
女性市場 |
商務市場 |
老齡市場 |
專項市場 |
1.觀光游憩 |
+ |
+ |
+ |
+ |
+ |
+ |
2.科普修學 |
+ |
+ |
— |
+ |
— |
— |
3.度假養生 |
— |
+ |
+ |
+ |
+ |
— |
4.素質拓展 |
+ |
+ |
— |
— |
— |
+ |
5.游樂體驗 |
+ |
+ |
+ |
+ |
— |
+ |
6.文化展示 |
+ |
+ |
+ |
+ |
+ |
+ |
注:+表示具有吸引力,—表示吸引力一般